| |
| 未来公共交通数字化出行影响因素及研究趋势 |
| 侯彬彬,夏海山 |
| 2025(3):1-8 |
| [摘要](33) [PDF 7.36 M](48) |
|
| 低碳导向的未来城市交通设施空间转型规划方法 |
| 赵一新,付凌峰,刘鸿儒 |
| 2025(3):9-15 |
| [摘要](19) [PDF 40.11 M](38) |
|
| 出行即服务(MaaS)的多维城市影响及其本土化规划治理
初探 |
| 谢舒逸,唐杰雯,王运生,吴思娇 |
| 2025(3):16-24 |
| [摘要](25) [PDF 13.73 M](42) |
|
| 低空基础设施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|
| 党安荣,张朝阳,王飞飞,翁阳,李翔宇,仇实 |
| 2025(3):25-33 |
| [摘要](31) [PDF 3.84 M](41) |
|
| 低空经济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更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|
| 刘文静,陈跃峰,林伟 |
| 2025(3):34-40 |
| [摘要](20) [PDF 808.83 K](42) |
|
| 基于无人机三维网络分析的城中村社区低空配送研究 |
| 张纯,梁凯轩,陈梦珂,潘天鹭,吴文坤 |
| 2025(3):41-48 |
| [摘要](21) [PDF 19.79 M](56) |
|
| 无人驾驶技术如何重塑街道空间规划与设计
——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|
| 杨柳,梁越,张颂安,白杰,冯宇翔 |
| 2025(3):49-57 |
| [摘要](33) [PDF 15.89 M](45) |
|
| 无人驾驶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初探
——以福州大学城片区为例 |
| 黄经南,罗菁,马灿,谢东 |
| 2025(3):58-63 |
| [摘要](17) [PDF 11.48 M](46) |
|
| 抑郁症对个体环境感知的影响研究
——基于扎根理论和TOPSIS 综合评价法 |
| 周天夫,魏雨轩,朱梓逸 |
| 2025(3):64-70 |
| [摘要](18) [PDF 6.82 M](78) |
|
| 面向老年人体力活动的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评估及其
驱动因素甄别*
——以大连市为例 |
| 李康康,姜莉,杨东峰 |
| 2025(3):71-77 |
| [摘要](20) [PDF 3.95 M](41) |
|
| 代际居住距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城乡差异分析
——基于CLHLS 数据的检验 |
| 索健,武梦雪,寇宁博 |
| 2025(3):78-84 |
| [摘要](11) [PDF 2.18 M](32) |
|
| 基于城市规划布局的绿地系统“冷岛网络”建构及应用
——以重庆市高新区绿地专项规划为例 |
| 王立,邬铃莉,王怀,韩贵锋,李平 |
| 2025(3):85-93 |
| [摘要](13) [PDF 26.50 M](43) |
|
| 职住地建成环境与电动自行车通勤的非线性影响
——基于社会分异的视角 |
| 邱宁,杨传峥,韩欣宇,姜宇逍,张志伟 |
| 2025(3):94-102 |
| [摘要](17) [PDF 6.87 M](37) |
|
| 地表要素对滨水住区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特征
——基于银川市4 个典型滨水住区的实证 |
| 陈天,左明皓,李沐寒,谷浩卓,刘佳 |
| 2025(3):103-109 |
| [摘要](15) [PDF 12.76 M](39) |
|
| 闽南肖厝港半岛型传统聚落夏季防风特征研究
——以泉州肖厝村为例 |
| 王量量,黄文灿,袁伟伟,韩洁 |
| 2025(3):110-116 |
| [摘要](12) [PDF 27.99 M](38) |
|
| 寒地街区蓝绿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
——以沈阳市过渡季节为例 |
| 袁敬诚,韩腾瑞,李海滨 |
| 2025(3):117-123 |
| [摘要](14) [PDF 13.15 M](51) |
|
| 轨交枢纽绿色低碳评价体系生成机理及在北京城市副中
心站的应用 |
| 李翔宇,李然东 |
| 2025(3):124-132 |
| [摘要](13) [PDF 18.23 M](38) |
|
| 城市知识转移视角下TOD社区的演变:从新加坡到中国 |
| 祁巍锋,朱逸飞,曹康 |
| 2025(3):133-138 |
| [摘要](10) [PDF 981.51 K](30) |
|
| 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模式 |
| 张立恒,宋心灏,郭丽霞,杨宇珺 |
| 2025(3):139-145 |
| [摘要](15) [PDF 9.89 M](55) |
|
|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中部地区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
度及规划策略研究*
——以湖北省59 个县城为例 |
| 刘合林,黄玉霖,高俊阳,卢有朋,黄亚平 |
| 2025(3):146-151 |
| [摘要](12) [PDF 9.15 M](35) |
|
| 现象学视角下传统园林认知过程的思考 |
| 原昊,丁美辰,郑奇洋,沈国强 |
| 2025(3):152-159 |
| [摘要](14) [PDF 17.66 M](35) |
|
| 文化资本场域的建构:景德镇陶溪川创意市集感知形象
研究 |
| 杨中楠,张杰 |
| 2025(3):160-166 |
| [摘要](12) [PDF 6.82 M](32) |
|
| 传播学视域下文化遗产展示阐释体系建构
——以遵义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为例 |
| 吴冲,张浩,税月,陈宪忠 |
| 2025(3):167-173 |
| [摘要](11) [PDF 10.53 M](26) |
|
| 荷兰古迹遗产预防性保护策略及技术实践研究与启示
——以莱顿城堡为例 |
| 郑静,闫树睿,陈顺和 |
| 2025(3):174-181 |
| [摘要](11) [PDF 28.31 M](44) |
|
| 城市地表基底环境对内涝风险的影响机制分析
——以沈阳市建成区为例 |
| 曹晓妍,王曦,初亚奇,石铁矛 |
| 2025(3):182-187 |
| [摘要](16) [PDF 7.23 M](33) |
|
| 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综述 |
| 陈飞,曹诗茵,蔡军,许世光,胡秦兰 |
| 2025(3):188-195 |
| [摘要](17) [PDF 27.46 M](33) |
|
| 降低仰光灾害风险的参与式设计实践与启示 |
| 胡任元,周凌 |
| 2025(3):196-202 |
| [摘要](13) [PDF 23.51 M](32) |
|
| 和田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造特征与优化研究 |
| 樊辉,董若琦,王万江,方志诚 |
| 2025(3):203-209 |
| [摘要](12) [PDF 13.96 M](28) |
|
| 山东滨州段沿黄乡村住居形态演化研究 |
| 李世芬,于璨宁 |
| 2025(3):210-217 |
| [摘要](14) [PDF 50.72 M](39) |
|
| 基于MCR 模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|
| 包斯琴,马雅婷,杨霞,那日嘎拉,韩阿茹汗 |
| 2025(3):218-224 |
| [摘要](13) [PDF 18.40 M](40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