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| 基于渐进式追踪技术的寒地建筑采光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|
| 齐轩宁,孙 澄 |
| 2020(2):1-6 |
| [摘要](493) [PDF 2.86 M](1677) |
|
| 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寒地建筑表皮智能化演进 |
| 韩昀松,王加彪 |
| 2020(2):7-14 |
| [摘要](753) [PDF 5.22 M](1071) |
|
| 界面开口几何参数对寒地大空间建筑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
——以全民健身中心为例 |
| 白晓伟,黄 勇,张民意,夏柏树 |
| 2020(2):15-23 |
| [摘要](488) [PDF 4.40 M](1516) |
|
| 基于改善通风和热舒适度的长春市风环境多尺度优化 |
| 赵宏宇,毛 博 |
| 2020(2):24-32 |
| [摘要](565) [PDF 5.00 M](1385) |
|
| “健康人居环境”研究框架浅析 |
| 曾 卫,高心怡,赵樱洁 |
| 2020(2):33-42 |
| [摘要](808) [PDF 2.12 M](1055) |
|
| 基于健康导向的街区修补方法研究 ——以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计划为例 |
| 崔嘉慧,陈 天,臧鑫宇 |
| 2020(2):43-51 |
| [摘要](101167) [PDF 4.23 M](1528) |
|
|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体检模型的构建与南宁实践 |
| 朱梓铭,覃盟琳,宋苑震,柳玉梅 |
| 2020(2):52-59 |
| [摘要](493) [PDF 2.44 M](1138) |
|
| 健康设计的制度导向对中国的启示
——以“设计下的积极生活”项目进展为例 |
| 孙佩锦,陆 伟 |
| 2020(2):60-66 |
| [摘要](501) [PDF 1.70 M](1206) |
|
| 基于空间句法的“非典型传统村落”保护与利用研究
——以咸阳市泾阳县岳家坡村为例 |
| 王美麟,蔡 辉,张瑜茜 |
| 2020(2):67-73 |
| [摘要](489) [PDF 3.13 M](1534) |
|
| 技术革命与产业空间的转型升级策略探索 |
| 彭坤焘,田旭,张 雪 |
| 2020(2):74-81 |
| [摘要](493) [PDF 3.99 M](1185) |
|
| 基于共享单车定位数据的城市公共骑行空间优化研究 ——以南京市区为例 |
| 程车智,张琼 |
| 2020(2):82-88 |
| [摘要](500) [PDF 4.13 M](1286) |
|
| 知识型城市视角下的城市人才空间集聚格局研究
——以杭州市为例 |
| 王纪武,刘妮娜 |
| 2020(2):89-96 |
| [摘要](518) [PDF 2.70 M](1182) |
|
| 国内外防治土地荒漠化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|
| 朱 玲,朱文莉 |
| 2020(2):97-103 |
| [摘要](783) [PDF 1.39 M](1127) |
|
| 基于气候分析的河湟地区传统庄廓绿色策略研究 |
| 王雪菲,雷振东 |
| 2020(2):104-110 |
| [摘要](481) [PDF 3.76 M](1034) |
|
| 韧性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|
| 闫水玉,唐 俊 |
| 2020(2):111-118 |
| [摘要](932) [PDF 1.47 M](1225) |
|
| 郡圃与城东
——白居易忠州东坡之解析 |
| 鞠培泉,黄一如 |
| 2020(2):119-123 |
| [摘要](476) [PDF 1.37 M](872) |
|
|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杭州西湖楹联匾额“壶天”特征研究 |
| 郑青青,金荷仙 |
| 2020(2):124-130 |
| [摘要](571) [PDF 2.06 M](1138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