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| 基于PCA-BP神经网络的用地碳排放预测研究 |
| 闫凤英,刘思娴,张小平 |
| 2021(6):1-7 |
| [摘要](635) [PDF 2.22 M](831) |
|
| 长三角地区县域中小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 |
| 袁 青,郭 冉,冷 红,宋世一 |
| 2021(6):8-15 |
| [摘要](919) [PDF 877.07 K](716) |
|
|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|
| 杨世乒,何邕健 |
| 2021(6):16-22 |
| [摘要](659) [PDF 2.07 M](679) |
|
|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县域规划建设低碳评价方法研究
— —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 |
| 张 赫,胡佳慧,王 睿,叶 青 |
| 2021(6):23-30 |
| [摘要](903) [PDF 1.77 M](740) |
|
| 双学科视角下国土空间低碳规划方法研究回溯与编制讨论 |
| 邓洪杰,王 睿,张 赫,蹇庆鸣,张建勋 |
| 2021(6):31-42 |
| [摘要](923) [PDF 2.76 M](649) |
|
| 中国区域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格局及障碍因子诊断 |
| 刘 贺,李雪铭,田深圳 |
| 2021(6):43-49 |
| [摘要](462) [PDF 1.56 M](648) |
|
|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探索
— —基于城市体检试点的实践 |
| 王伊倜,王熙蕊,窦 筝 |
| 2021(6):50-56 |
| [摘要](633) [PDF 1.31 M](830) |
|
| 适合老年人出行的城市交通经验及启示
— —以中国台湾地区、新加坡和日本为例 |
| 刘 萌,刘雪丽,李泽新 |
| 2021(6):57-65 |
| [摘要](527) [PDF 1.52 M](725) |
|
| 地下建筑出入口恢复性空间影响因素研究
— —以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为例 |
| 阎 波,韩梓依,贾鑫铭 |
| 2021(6):66-74 |
| [摘要](704) [PDF 2.55 M](701) |
|
| 城市地下空间连通方式的演变及其模式研究 |
| 洪小春,季 翔,武 波 |
| 2021(6):75-82 |
| [摘要](536) [PDF 2.08 M](1027) |
|
| 基于空间句法实证分析的地下空铁换乘空间的步行可达性研究
— —以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为例 |
| 袁 芬,袁 红,吴 森,张 妍,杨巧状 |
| 2021(6):83-91 |
| [摘要](539) [PDF 2.77 M](704) |
|
|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综述 |
| 魏雅琦,古新仁,王文婉,杨 梅 |
| 2021(6):92-100 |
| [摘要](714) [PDF 2.58 M](812) |
|
| 南京新街口城市中心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|
| 杨婧雯,朱喜钢 |
| 2021(6):101-109 |
| [摘要](583) [PDF 3.30 M](1097) |
|
| 明成化年间文溪改道对广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 |
| 邢启艳,陆淳风,王鑫宇 |
| 2021(6):110-117 |
| [摘要](451) [PDF 3.84 M](727) |
|
| 广西近代庄园的历史源流与形态特征探析 |
| 韦浥春,周 游 |
| 2021(6):118-125 |
| [摘要](663) [PDF 3.45 M](675) |
|
| 源流与适应
— —内蒙古地域碱土房建筑源流及其材料与工法环境适应性研究 |
| 张 鹏 |
| 2021(6):126-133 |
| [摘要](426) [PDF 2.99 M](687) |
|
| 晋东南传统聚落水环境适应性营造智慧
— —以晋城市泽州县南峪村为例 |
| 石谦飞,李昉芳,景一帆,梁变凤 |
| 2021(6):134-140 |
| [摘要](738) [PDF 3.63 M](669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