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| 空气质量与住区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简介 |
| 贾倍思,刘思贝,吴隽洋 |
| 2020(6):1-9 |
| [摘要](2512) [PDF 3.14 M](2669) |
|
| 绿色装配式建筑及其BIM技术应用的思考 |
| 蒋博雅,刘少瑜 |
| 2020(6):10-16 |
| [摘要](452) [PDF 2.56 M](1047) |
|
| 绿色建筑结合BIM技术的最新发展 |
| 许俊民 |
| 2020(6):17-23 |
| [摘要](676) [PDF 1.65 M](936) |
|
| 多元文化背景下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|
| 孙诗萌,赵奕琳,单 军,连 璐,江昊懋 |
| 2020(6):24-31 |
| [摘要](461) [PDF 2.83 M](943) |
|
|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与认知框架 |
| 王焯瑶,钱振澜,王 竹,王 珂 |
| 2020(6):32-39 |
| [摘要](468) [PDF 1.74 M](948) |
|
| 建筑师主导下基于能耗模拟的建筑形体与空间组织节能设
计研究
— —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体育文化中心为例 |
| 洪烽桓,傅绍辉,徐 岩,王 韬 |
| 2020(6):40-48 |
| [摘要](480) [PDF 3.58 M](996) |
|
| 信息流视角下的成渝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及其规划探讨
— —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网络研究 |
| 李 帅,彭震伟 |
| 2020(6):49-57 |
| [摘要](476) [PDF 3.16 M](973) |
|
| 国土空间视角下的丘陵地区中小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相关问
题研究 |
| 严 俨,赵宏钰,金艺豪 |
| 2020(6):58-65 |
| [摘要](547) [PDF 3.77 M](879) |
|
| 高铁效应机制及沿线城市发展分异状况分析 |
| 徐中华,严建伟 |
| 2020(6):66-72 |
| [摘要](396) [PDF 2.04 M](900) |
|
| 应对空气污染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研究
— —以武汉市为例 |
| 许华华,陈 宏 |
| 2020(6):73-78 |
| [摘要](407) [PDF 3.95 M](947) |
|
|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无障碍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|
| 陈 刚,郑 杰,郑志元 |
| 2020(6):79-87 |
| [摘要](827) [PDF 3.16 M](828) |
|
| 重庆主城区滨江绿地生境质量研究
— —以夏季鸟类为指示类群 |
| 李 波,李欣宇,杜春兰,袁兴中,张乔勇 |
| 2020(6):88-94 |
| [摘要](442) [PDF 1.57 M](1009) |
|
| 干旱区城市防护林景观化更新提升策略研究 |
| 方 圆,张卓林 |
| 2020(6):95-100 |
| [摘要](453) [PDF 2.73 M](935) |
|
|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适应性设计与实践探索
— —以连云港班庄镇前集村为例 |
| 徐小东,张 炜,鲍 莉,刘梓昂 |
| 2020(6):101-107 |
| [摘要](433) [PDF 2.94 M](883) |
|
| 基于公平视角的特大镇准公益性设施配置规则研究
— —以浙江省小城市试点镇为例 |
| 阮一晨,李王鸣,王林静 |
| 2020(6):108-114 |
| [摘要](445) [PDF 1.93 M](945) |
|
| 陕西黄帝陵的“九州之势”及其规画 |
| 武廷海,叶亚乐 |
| 2020(6):115-120 |
| [摘要](408) [PDF 3.03 M](828) |
|
| 试探四川宜宾李庄旋螺殿斗栱设计意图与原状
— —1944年《旋螺殿》与2018年旋螺殿的一次对比阅读 |
| 冷 婕,饶敏琪,陈 科,冯 棣 |
| 2020(6):121-128 |
| [摘要](643) [PDF 3.74 M](1219) |
|